中国互联网,是如何诞生的?

日期:2024-04-28  作者:小天  来源:www.txunda.com  人气:34

1987年9月20日,一份来自中国北京武器工业电脑应用研究院的 email,寄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这封信的内容不长,但却包含了一段德、英双语的句子:
“Ueber die Grosse Mauer erreichen wie alle Ecken der Welt.”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
这句话的意思是:
“越过长城,我们能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

消息内容
这封看起来很平常的信件,却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里程碑。这是首个从中国发来的 email,也是中国人首次和因特网“亲密接触”。
这封信是钱天白教授发来的,他的名字叫“数学应用研究中心”。
钱天白口中的因特网,并非国内自行建立的因特网,它是1986年由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联合创办的一项国际性网络化工程,名为“中国学术网”。
这条信息的传递路线,也是相当复杂。
邮件发送后,先是经过位于北京一侧的意大利公共分组网络 ITAPAC的 PAD,跨越了大半个世界,到达了意大利本地的 ITAPAC骨干网。然后,重新接入德国的DATEXP-P数据包网络。终于,他们来到了卡尔斯鲁厄。那时候,传输速度只有300 bps。
无论如何,这个电子邮件开启了中国网络的新纪元。自那以后,更多的国内大学、研究机构也纷纷投入到了因特网的研究之中,试图建立一个更大的因特网。
▉ 早期探索,技术积累
1988年,中国邮政总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全国首个 X.25包交换网络- CNPAC在全国范围内完成。
同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利用 X.25协议,把 DEC公司研制的小型机网络 DECnet与西欧中央的 DECnet相连,使电脑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远距离联网,同时也使欧洲及北美之间的电邮通讯成为可能。
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络使用胡道元教授自加拿大 UBC大学引入的e-mail系统(X.400),并通过 X.25网络与加拿大 UBC大学建立了一个e-mail应用程序。
1989年5月,中国科研网络(CRN)在邮政总局的帮助下,与德国科研网络(DFN)联网,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 DFN网关, CRN实现了与互联网的通信。
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利用 DECNET技术,将 X.25接入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 LIVEMORE,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e-mail系统。
一条接一条的道路被打开,众人的心情也变得振奋起来。

天津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您需要相关服务,可以找天津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的业务有Web开发、iOS APPAndroid APP、微信开发、HTML5开发等,天迅达——您身边的App个性化定制专家!

然而,现有的“Internet间接连接”和“单功能(email)连接”等技术,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 Internet直接连接”。
随后,在学术与政府两个层次上,不久就展开了一场全面的直接互联的努力。
1989年10月,“中关村区域教育研究示范网”工程正式启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一计划是在世行的资助下进行的,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单位出资并资助的。“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以下简称 NCFC)是世行在中国开展的一项重大研究计划。
1992年底,国家信息中心已建成三所大专院校网络(中国科学院院网 CASNET、清华大学校园网 TUNET和北京大学校园网 PUNET)。一年之后,国家电网公司主干网络建设完成,三所高校利用高速光纤及路由器实现了三所高校的互联互通。
下一步, NCFC要做的,就是将网络直接连接到互联网上。
▉ 克服阻力,迎来突破
大家都知道,因特网最早起源于美国,被称为“因特网”,其实是在美国的控制下。中国如果真的要接入互联网,就必须获得美国的许可。
中美两国的学者都对中国接入互联网抱有很高的期望。
1991年10月,美国怀特•托基在中美两国高能物理大会上提议中国应尽早实现互联网互联。
一九九二年六月,中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于一九九二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二九十二年度会议」,与美国国立科学基金会的国际联络部主任会面,首度正式提议,要将网际网路连结起来。
钱华林
因此,中国方面的要求受到了美国政治方面的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通过互联网窃取美国的情报和科技研究。
经多次交涉、交涉,美国方面不情愿地答应首先开通专线。美国方面对这条网络的要求很高:1.只能连接到能源科学网络;2.不能传播病毒;3、禁止用于军用、商用。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个条件中国是可以接受的。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与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建立了64 k专线,这是中国首条“部分连入 Internet”的专线。
1993年6月, NCFC在93年度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国提出的“全面联网”的需求,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这对该计划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中美技术协作委员会。会议开始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先生代表中国政府再次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接入互联网的请求,并获得了美方的批准。
至此,一切障碍尽去。
▉ 四大骨干,打下根基
一个月之后,1994年5月21日,中国国家一级域名(CN)服务器正式建立,结束了中国 CN一级域名服务器只能在境外使用的局面。(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在中国的第一个域名正式在SRI-NIC进行了注册。)
NCFC接入互联网后,中科院又扩大了规模。
一九九六年二月,中国科学院作出决定,要把「中国科技网」更名为「中国科技网」。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一九九四年九月,也就是中国刚刚踏入网际网路的时代,邮电部电讯总局和美国商业部签署协定,正式开始中国公共电脑网际网路的建立。这张网络,如今被称为中国第一主干网- ChinaNet。
一九九五年一月,邮电部电讯总局按照协定,在北京和上海(也是经由美国 Sprint公司),开通了64 K的美国网际网路。北京与上海两大网络节点,通过2 M的宽带连接。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一九九四年七月初,以清华为首的六所大学共同兴建的「中国教学与研究电脑网路」实验网路,已于一九九四年七月初正式启用,并透过国际网路与网际网路连线。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1993年3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国务院的主持下,提出并部署了“全国公共经济信息网”,即“金桥”项目。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李鹏总理同意拨出三百万美元的政府储备金,以支援「金桥」的先期项目开工。
一九九四年六月八日,「金桥」正式动工。一九九五年八月,首次完成“金桥”工程,24个省、市全部联网(卫星网),并与国际网连通。
一九九六年九月六日日,「中国金桥资讯网」连接美国的256 K专线,也在一九九六年九月六日正式开放。中国金桥信息网日前正式推出互联网业务,以网络组为核心,以网络为单位,以单个用户为中心,以单一网络为中心,开展互联网业务。
最后,全国出现了4条主干线路。这就是中国因特网最初的支柱。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主要的四条主干网路全部连通。从此,中国的网络世界,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以上所有设计图和部分文字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call我删除,感谢~

天津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来对APP小程序、以及网站建设的探索,已经帮助每一个客户快速开发出属于自己的APP小程序网站,是万千企业之选。

标签:天迅达科技 天津APP开发 天津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